2013年,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。此后的3年间,这一数字连年攀升,到2016年将达到新高。
“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会比去年更加严峻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干脆地回答。他给出的理由很简单,因为“现在许多‘创新、创业’的新公司吸引了很多大学生”。俞敏洪委员的判断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“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”的政策方向相吻合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杨学义的看法也颇为类似,他的信心来自国家在政策层面对就业问题的重视。
这种从国家政策层面上的重视体现在3月5日财政部与发改委公布的两份最新文件中。财政部将“完善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科技型、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城乡基层就业创业政策,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”写入2016年国家财政的主要支出政策。国家发改委把做好就业托底工作列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。
“国家从政策上全方位支持就业工作,这是其他国家少有的,因此我觉得就业的问题不会很大。”杨学义委员说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注意到去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,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,将今年城镇新增就业的目标定在了1000万人以上。马敏委员认为,“如果今年能完成这一目标,那么765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就基本有保障了。”
虽然委员们对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预估普遍乐观,但也没有低估眼前的压力。“许多重点大学的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比较小。在这765万毕业生中,压力最大的是一些普通院校的学生。”杨学义委员说
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?在“供给侧改革”思路的引导下,许多委员开始从大学生就业市场“供”与“需”的两端思考,提出“教育供给侧改革”的思路,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建言献策。
在“需”的层面,经济增长无疑是就业岗位增加的必要条件。全国政协委员、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张凤阳赞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“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、惠民生,有6.5%~7%的增速就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。”张凤阳委员说:“要稳住就业形势,归根到底还是要稳住经济增长的基本面。”
在“供”的层面,几位在高校一线工作过多年的政协委员也有话要说。
“现在的高等教育有‘均质化’的趋势,许多专科学校想要努力升成本科,本科学校又想建成综合性大学。这样一来,大多数高校都在用同一模式培养学生,造成了许多‘过剩’的专业。与此同时,许多有市场需求的高级技术蓝领职位却没人去。”张凤阳委员说。
马敏委员则认为,要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,眼下最急迫、也可能是见效最快的方法是,架起连接供需两端的桥梁。
近两年,他到地方基层调研,发现各地最需要的是“音体美”教师以及学前教育教师,于是这两年,华中师范大学开始大力加强这几个方向教师人才的培养。“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,如果我们不亲自下去考察,就无法了解这个需求。虽然现在市场上存在一些商业招聘网站,但依然无法解决高校专业与用人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。”
马敏委员建议:“如果政府牵头,利用大数据搭建一个供需平台,让各高校、系、专业能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对口需求,那么大学培养人才时,就能在市场导向下更有针对性,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也会更顺利。”